你是不是一刷起微信就根本停不下来?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要注意了。网络成瘾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网络游戏障碍(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IGD)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网络游戏成瘾,已经在 2017 年年底首次在全球范围内,被列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修改草案(ICD)“精神与行为障碍”章节。这意味着,在明年年中将发布的新版《国际疾病分类》中,游戏障碍将可能与合成毒品、酒精、烟草、咖啡因、非法药物等列入物质使用及成瘾行为障碍。除了网络游戏障碍,网络通讯障碍(Internet Communication)和智能手机成瘾等其它类型的网络成瘾目前也成为了研究与讨论的热点。2018 年 1 月,苹果公司两个大股东的一封公开信,将智能手机成瘾问题的讨论推向了前台,他们呼吁苹果公司解决日益严重的青少年手机成瘾问题,并列举一系列研究,指明手机成瘾对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后果。韩国和中国的研究人员,在对手机及其社交应用程序成瘾研究时发现,手机及社交应用程序成瘾倾向与大脑结构、化学物质的改变具有相关性。在接受《环球科学》采访时,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Benjamin Becker 说:“我们的研究发现,网络通讯应用的过度使用行为可能会伴随着大脑的一些结构性改变,这种改变此前也在物质依赖及其它成瘾障碍患者的大脑中被发现过。”苹果公司股东的公开信2018 年 1 月 6 ...
发布时间:
2018
-
02
-
24
浏览次数:89
据研究人员称,遭受中风折磨的患者未来有一天或许能够通过药物帮助大脑“重新连线”,让受损大脑区域负责的任务被其它区域接管。大脑重新连线的能力被称为大脑可塑性,研究人员认为人的一生都具备这种能力。但是儿童大脑的可塑性较高,而成年人的大脑通常可塑性降低。研究人员对婴儿时期遭受中风的儿童和年轻人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这些人的大脑有着惊人的“重连”功能。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院的神经学教授 Elissa Newport 详细描述了这项最新研究,这项研究涉及了 12 名年龄在 12 到 25 岁之间的青少年。Newport 教授在美国科学进步协会的一场会议上公布了自己的发现,她声称:“我们的研究发现,大脑的右半球在任何健康人群中都不会负责语言操控,但是当患者失去左半球时,右半球似乎能够接管语言功能。但是这种状况不会在成年人当中出现。”研究团队借助大脑影像发现,大脑右半球接管语言功能的区域与健康人群的左半球语言功能区存在镜像关系。Newport 称,了解年轻人大脑可塑性较强的原因,有可能让科学家找到提升成年人大脑可塑性的方法,这就有可能为那些中风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Newport 承认,能够帮助中风患者重组语言区域的同一种机制有可能在健康人群中起作用,帮助他们学习第二种语言。哈佛大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教授 Takao Hensch 在会议上称,他在老鼠身上的实验表明,通过抑制那些阻碍大脑可塑性的特定分子...
发布时间:
2018
-
02
-
22
浏览次数:304
piRNA(Piwi-interacting RNA)被称为基因组的卫士,它与特定蛋白相互作用形成分子防御系统,来捍卫基因组的稳定性。那么,piRNA 究竟如何区分外源和内源的基因序列呢?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找到答案并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piRNA 是一类长度约为 26-31 nt 的单链 RNA 分子,发现于 2006 年。在动物生殖系统中,它与 Piwi 蛋白一起沉默转座子,保护基因组的稳定性,被人们称作基因组的免疫系统。与免疫系统相似,piRNA 系统能够区分敌我,启动应答,并适应新的入侵者。为了弄清楚 piRNA 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研究人员此次探究了线虫(C. elegans)生殖细胞所产生的 piRNA。他们还想知道线虫为何有如此大量的 piRNA(超过 15,000 个)以及它们的功能是什么。之前的研究发现,Piwi 招募一组比较小的 RNA,它们与目标序列相对应。于是,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合成的 piRNA,其序列不存在于线虫中。他们发现 piRNA 需要与部分序列接近完全匹配,但可以容忍其余部分的一些错配。他们还发现,大量的未成对的 Piwi 赋予了灵活性,使其有望靶向众多的外源基因。接下来,研究人员想鉴定 piRNA 如何避免假阳性。他们创建了识别线虫基因的 piRNA。然而,这组 piRNA 并没有沉默或影响内源基因的功能,表明基因有 “抵抗力”...
发布时间:
2018
-
02
-
07
浏览次数:124
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22日承认,该所研究人员去年2月发表的一篇论文存在造假行为。研究所所长、诺贝尔奖得主山中伸弥为此召开记者会致歉。根据研究所22日公布的调查结果认定,以助教山水康平为第一作者的研究小组于2017年2月发表在美国《干细胞报告》杂志网络版上的一篇论文存在17处捏造和篡改图像数据行为。论文内容为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培养脑血管细胞。山水康平本人已承认造假行为,京都大学已经申请撤回这一论文。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是日本乃至全世界iPS细胞研究的重要机构。这是该研究所首次认定其研究人员有论文造假行为。日本多家媒体在23日的报道中指出,这一论文造假丑闻将损害日本iPS细胞研究这块“金字招牌”的信誉。据介绍,去年7月就有内部人员对上述论文提出疑义,iPS细胞研究所随即向京都大学报告此事。京都大学成立专门调查委员会,从去年9月开始相关调查工作。山中伸弥在22日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他对此感到非常后悔,深刻反省,并对日本国民和相关患者表示由衷道歉。但这一造假论文与现在开展或者计划中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有关临床研究和治疗完全无关。他表示不排除会辞去所长一职。山中伸弥因在诱导多能干细胞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多年来,诱导多能干细胞不断展现在再生医疗等领域的巨大潜力 文章转自生物谷
发布时间:
2018
-
01
-
24
浏览次数: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