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62926988
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10-62926988
  • Q Q:211572407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二旗智学苑配套商业用房B座二层202室

  •  
  •  
  •  
  •  
自从James Watson和Francis Crick在Nature期刊上发表标题为“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 A Structure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的论文以来,时间已过去了65年。或者,更简单地说,这篇论文首次描述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DNA结构。在1953年之前,发现DNA的实际形状是一群意志坚定的不存在密切关联的科学家的最高目标,他们的努力最终以Watson和Crick在Nature期刊上发表这篇论文而告终。他们的成功之路简直就是一段颠簸的旅程,涉及难堪、误解和一定的艺术才能。到1944年时,人们已知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我们当时也知道RNA的存在,尽管我们并不真正了解它们的功能。实际上,1954年,在Watson和Crick描述了DNA的结构之后,Watson与物理学家George Gamow组建了一个旨在破译它的小组。 这个小组是“Gamow的各种各样的朋友组成的”,它的成员人数达到了20人---就像氨基酸一样,是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特定的氨基酸:Watson是脯氨酸,Crick是酪氨酸和物理学家Richard Feynman是甘氨酸。第一张DNA X射线衍射图由Florence Bell和William Astbury在1938年获得,他们将相应的形状描述为“一连串扁平的与DNA...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8
浏览次数:179
细胞核膜中的细胞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es)不仅能够控制分子进出细胞核,还在T细胞的生存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Immu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Sanford Burnham Prebys医学发现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特殊的核孔复合体为何对于机体循环T细胞的生存如此重要,文章中研究人员鉴别出了T细胞受体信号的一个新的节点,有望帮助开发新型免疫疗法。Joana Borlido博士说道,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首个证据来阐明细胞核孔复合体(NPCs)在调节T细胞活性上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同时我们还发现,循环中的CD4+ T细胞需要核孔复合体蛋白(Nup210)来感知其生存所需的分子信号,这项研究发现或能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新型免疫疗法来治疗多种类型的疾病,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炎性障碍、感染性疾病和癌症等。NPCs是一种特殊的通道,其能够控制成百上千个分子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穿梭,其由32种不同的核孔蛋白组成,这些核孔蛋白的水平在不同细胞和组织类型中各不相同;NPCs被认为是一种被动结构,其能控制蛋白质和RNA分子在两种细胞区域之间的穿梭,但在过去十年里,研究人员还发现NPCs在调节基因活性和细胞功能上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研究者Borlido说道,我们都知道Nup210在免疫组织中的水平较高,但我们想知道这从生理学角度上来讲...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1
浏览次数:105
我们体内的微生物对于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通过清除肠道的微生物种群会提高心脏的功能以及延缓心脏衰竭造成的心脏损伤的速度。这一研究是基于肠道内微生物通过刺激造成一类特殊的免疫细胞数量的上升,进而导致心脏衰竭的发生。研究者们发现,对于诱导心脏衰竭的小鼠来说,饲喂抗生素能够有效提高其心脏机能。心脏衰竭意味着心脏难以提供维持机体正常运转所需的血液量,目前美国境内有将近6百万人患有心脏衰竭症状,其中一半人群后续被诊断患有心脏衰竭。此前作者们已经发现心脏衰竭患者体内T细胞会向心脏组织浸润。炎症反应对于心脏疾病的发生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它一些研究表明通过破坏肠道微生物组能够影响心血管健康,肠道微生物组则能够通过日常饮食以及食用抗生素发生改变。为了研究肠道微生物组是如何影响心脏T细胞活性的,研究者们检测了小鼠体内心血管功能相关的标志物以及与免疫活性有关的蛋白质。这些小鼠被分为四组,其中一半的小鼠接受了广谱抗生素处理,这一半小鼠中的一部分心脏正常,另外一部分则通过认为手术出现了类似于人类心脏衰竭的症状。另外一半小鼠则没有接受抗生素饲喂,其中一部分做对照处理,另外一部分同样接受了模拟心脏衰竭的手术处理。结果显示,在接受心脏衰竭手术处理的小鼠中,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小组相比对照组的心脏泵血能力有明显上升,心脏组织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果表明,心脏附近的淋巴结中的T细胞激活后进入心脏,进...
发布时间: 2018 - 05 - 04
浏览次数:85
2018年4月19日,最新一期的国际免疫学顶尖杂志《Immunity》同时刊发了清华大学医学院董晨课题组的两篇研究论文。据悉, 这是董晨实验室过去15年中继2003、2008、2010和2015年之后,第五次在同期《Immunity》发表两篇无关联论文。由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士生黎静为第一作者的题为《Co-inhibitory molecule B7 superfamily member 1 expressed by tumor-infiltrating myeloid cells induces dysfunction of anti-tumor CD8+ T cells》的研究论文中, 研究者发现B7S1 分子是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近年来, 肿瘤免疫治疗蓬勃发展, 已经给人类彻底战胜癌症带来了一线曙光。CD8+ T细胞是免疫系统攻击癌症细胞的主要利器。但是在肿瘤微环境里,CD8+ T细胞经常会进入机能缺陷或衰竭状态,从而不能有效地阻止癌症的进展。肿瘤细胞表面上调的抑制性配体PD-L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与CD8+ T细胞上PD-1(Programmed Death-1)的相互作用是介导T细胞衰竭的机制之一;阻断PD-1/PD-L1通路的药物在癌症病人中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手段,并已获FDA批准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但anti-PD-1/PD-L1免疫治...
发布时间: 2018 - 04 - 24
浏览次数:325
191页次12/48首页上一页...  78910111213141516...下一页尾页
地址:北京海淀区西二旗西路热力公司院内泰禾文化园二层
电话:010-62926988
 
邮编:330520
Copyright ©2005 - 2013 北京逸优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