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62926988
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10-62926988
  • Q Q:211572407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二旗智学苑配套商业用房B座二层202室

  •  
  •  
  •  
  •  
华人科学家顾臻教授长期致力于智能递药体系的创新研发,已先后开发出包括“智能胰岛素贴片”、“癌症免疫疗法贴片”、“减肥贴片”在内的多项新技术。近日,其团队再发新成果,首次提出了一种“细胞联合递药”技术!动物试验表明,该技术可将抗癌药PD-1抗体成功运送至骨髓处,提升药效,并显著抑制病情复发。《自然》杂志子刊《自然·生物医学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刊登了一项有趣的研究——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顾臻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联合细胞快递”(cell combination drug delivery,CCDD)技术:把两种不同的细胞“粘连”在一起合力靶向递药,在动物模型上验证了可将免疫抗癌药物(PD-1抗体)送到骨髓深处,提升杀伤癌细胞功效,并显著抑制复发。AML:难治的白血病这种技术目前是针对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这是一种病发于骨髓的癌症,以骨髓与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它会影响那些制造白细胞的造血干细胞,进而干扰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一般来讲,对于AML患者来说,常用的治疗方式是化疗,但它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有约三分之一的人病情没有得到缓解,而约一半最初病情得到缓解的患者会再次复发,这种复发通常发生在化疗后的两年内。究其原因,通常是因为一些癌细胞藏在骨...
发布时间: 2018 - 12 - 04
浏览次数:259
10月31日电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细胞拥有内部防御机制,在癌变时期会触发“自杀功能”。科学家认为,只要寻找合适方法令癌细胞“自杀”,癌症病人将可免除化疗之苦。  当地时间29日,这份研究刊登在《自然通讯》杂志上。领导该研究的专家彼得是癌症代谢研究专家,他认为早在8亿多年前,多细胞生物发展出免疫系统之前,细胞已经以自噬方式抵御癌症。这种促使变异细胞“自杀”的防御机制,时至今日仍在人体中存在。  彼得认为,遗传物质核糖核酸(RNA)是研究关键,RNA在生命形成之初传递遗传信息,在蛋白质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早在去年一份报告中,他就已经发现较小分子的核糖核酸,被称为“microRNA”,能够同时消除癌细胞生长所需的多种基因,而且不会产生抗体。这就相当于癌细胞的自我毁灭。  为了解细胞“自杀”的原因,彼得测试了4000多种不同的“microRNA”组合,发现其中一种抗癌效力最强。  研究进一步发现,癌细胞受到特定刺激后,细胞内的RNA会自行分解为较小的“microRNA”,促使癌细胞自我毁灭。他还发现,遗传物质中3%的RNA,都可以分解为抗癌“microRNA”。  据悉,目前的化疗疗法会扰乱基因排序,引起包括继发性癌症在内的副作用。彼得认为,研究下一步需探索如何让身体自行制造“microRNA”,达到杀死癌细胞的效果。研究新的疗法需要很长时间。
发布时间: 2018 - 11 - 08
浏览次数:43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的通知》。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2012年版目录基础上增加165种药物品种,进一步优化结构,规范剂型、规格,强化临床必需,并继续坚持中西药并重,将于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一、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有哪些特点?2018年版目录主要是在2012年版目录基础上进行调整完善。总体来看,2018年版目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增加了品种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其中西药417种、中成药268种(含民族药),能够更好地服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推动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二是优化了结构,突出常见病、慢性病以及负担重、危害大疾病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药需求,注重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新增品种包括了肿瘤用药12种、临床急需儿童用药22种等。三是进一步规范剂型、规格,685种药品涉及剂型1110余个、规格1810余个,这对于指导基本药物生产流通、招标采购、合理用药、支付报销、全程监管等将具有重要意义。四是继续坚持中西药并重,增加了功能主治范围,覆盖更多中医临床症候。五是强化了临床必需,这次目录调整新增的药品品种中,有11个药品为非医保药品,主要是临床必需、疗效确切的药品,比如直接抗病毒药物索磷布韦维帕他韦,专家一致认为可以治愈丙肝,疗效确切。新版目录发布实施后,将能够覆盖临床主要疾病病种,更好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
发布时间: 2018 - 10 - 29
浏览次数:44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杂志日前在线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团队在天然免疫与炎症领域的新研究结果。该研究发现,天然免疫细胞迁移对干扰素受体在细胞膜表面组装与表达至关重要,进而使免疫细胞有效感知干扰素作用、激活天然免疫功能以清除胞内细菌感染。该发现从细胞因子受体的角度揭示了天然免疫应答调控新机制,也为结核杆菌类的胞内细菌感染疾病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巨噬细胞等天然免疫细胞在II型干扰素的激活下能够清除胞内感染的细菌。在感知病原体入侵后,巨噬细胞等从血液中游出血管并迁移到感染部位,这对于其天然免疫功能的发挥起关键作用,但目前对细胞迁移如何影响其抗胞内菌天然免疫功能尚不清楚。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创新工程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下,曹雪涛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治疗研究中心许小青博士等发现,巨噬细胞在迁移过程中与血管上皮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E-selectin相互作用,激活了巨噬细胞酪氨酸激酶分子,进而在细胞内对II型干扰素受体亚基2进行位点选择性磷酸化,导致磷酸化后的受体亚基2与转运蛋白结合,促其从高尔基体到细胞膜的转运过程;最终在细胞膜上与另外的干扰素受体亚基1结合,组装成功能性干扰素受体。这一系列组装使巨噬细胞能对外界存在的干扰素产生应答反应,发挥其抗菌作用。该研究对于阐明细胞膜受体的表达动态过程,特别是蛋白修饰在受体动态表达于细胞膜表面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
发布时间: 2018 - 10 - 23
浏览次数:51
地址:北京海淀区西二旗西路热力公司院内泰禾文化园二层
电话:010-62926988
 
邮编:330520
Copyright ©2005 - 2013 北京逸优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