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62926988
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10-62926988
  • Q Q:211572407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二旗智学苑配套商业用房B座二层202室

  •  
  •  
  •  
  •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6-05-27 17:15据外媒报道,美国卫生官员26日报告称,美国发现首例对所有已知抗生素有抵抗力的细菌感染病例,如果这种超级细菌传播,可能造成日常感染的严重危险。“我们有身处后抗生素世界的风险。”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主任弗里登(Tom Frieden)指的是宾夕法尼亚州一名49岁女性的尿路感染病例,这名女性在之前的五个月内没有外出旅行史。弗里登在美国国家记者俱乐部午餐会上讲话时称,就连粘杆菌素(Colistin)也没有控制住该病例的感染。粘杆菌素是被专门用来对抗“噩梦细菌”的一种抗生素。美国微生物学会刊物《抗菌剂与化疗》(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26日刊登的一篇研究报告了该感染病例。报告称,这种超级细菌自身首先是被名为质粒(plasmid)的小DNA分子感染,质粒携带可对粘杆菌素产生抗性的名为mcr-1的基因。“这表明出现了真正的泛耐药细菌。”由沃尔特·里德陆军医疗中心进行的该研究报告称。“就我们所知,这是美国境内报告的首例mcr-1(病例)。”据该研究报告称,这名患者4月26日前往一家诊所就诊,当时有尿路感染症状。报告没有提供患者目前的状况。路透无法立即联系到该研究报告的作者置评。
发布时间: 2016 - 05 - 30
浏览次数:103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6-05-25 10:43如今,糖尿病已成为人类的心头大患。资料显示,2013年全球约3.82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位列全球之首。提前预知患糖尿病的风险,成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关键。然而,饿着肚子、抽血、数小时的漫长等待……这些不快却又必不可少的传统糖尿病检测程序,令很多人不胜其烦。如今,一项来自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科技成果转化产品,让糖尿病检测与治疗的陈旧历史开始慢慢改写。一分钟出结果坐在一个沙发椅模样的机器中,被检测者只需将左手手臂放到扶手位置的凹槽内,对准金属探头。一分钟后,罗列着被检测者详细身体信息的检测结果就从机器里“吐”了出来。“我们的产品是通过荧光光谱技术检测糖基化终产物,从而迅速判断出被检测者患上糖尿病的风险。”来自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所的王贻坤博士说。如此迅速的秘密,便在那个不起眼的金属探头中。金属探头由几十根光纤组成,检测时,它会把光照进人体皮肤的真皮层里。“真皮层内有一类物质,叫糖基化终产物,其浓度变化情况是提示糖尿病及未来可能发生并发症的生物标志。”王贻坤解释说。原来,糖基化终产物具有荧光特性,会被金属探头中的光纤捕获到,从而对其进行光谱分析和处理,反映出需要的结果。王贻坤说,新型检测仪不受血糖波动影响,餐前餐后检测都没有关系。那么,与传统方法相比,新型检测仪的准确率如何?传统的糖尿病检测方法主要有3种:空腹...
发布时间: 2016 - 05 - 25
浏览次数:106
来源:村夫日记 2016-05-16 13:21在经济新常态下,大部分行业不仅已经无法获得高速增长,很多甚至面临紧缩。但医疗行业仍保持着高速的增长,按照目前的增速,市场规模基本每五年就要翻一番。这也吸引了大量行业外资本的关注,在过去两年有大量资本和人才涌入这一行业,但医疗是一个高度受政策管制的行业,并不是有资本就能成功的领域。因此,虽然市场期待医疗行业出现下一个BAT,能拥有快速复制的商业模式并出现统领全国的巨无霸;但市场或许很快将对此失望,不仅下一个BAT不会存在于医疗行业,恐怕绝大部分资本都将在这一领域折戟。医疗领域的区域性、供给短缺和重资产的特性都注定了其无法成为下一个出现爆发式增长的行业,也不会在中短期内出现全国性的巨头。无论是搜索、电商还是社交,互联网的特性就是轻资产可快速全国性复制,并可在短期内筑起核心护城河,打造出赢家通吃的局面,从而最终获得垄断性利润。从赢家通吃这一角度来看,互联网自身的运转具有一定的正反馈机制,从而在互联网投资领域创造出类似二级市场反身性的效果,从而快速依靠资本的集中性形成垄断性的市场效果。但医疗行业并不具备这样的特性。首先,医疗行业的发展没有不确定性,也无法做到赢家通吃。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医疗服务受制于服务的一对一特性,难以在短时间内去大规模扩张,只能缓慢的向前推进,所谓大众市场的想象力在这里是不适用的。而且,即使抛开医疗的属地化管理的特性,各...
发布时间: 2016 - 05 - 17
浏览次数:108
来源:中国科学报  更新时间:2016-05-12 13:52:34每年春天,弥漫在空气中的花粉都会让不少人“痛哭流涕”。德国研究人员最新发现,过敏原虽是花粉症的“元凶”,但花粉中一些非过敏原物质亦起到了“帮凶”的作用。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现有花粉症治疗方法的改进。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5月10日发布公报说,花粉中触发人体免疫反应的过敏原一直是花粉症研究的重点,不过研究人员本次却将研究目标锁定在花粉中除过敏原以外的物质。桦树花粉是常见的致敏花粉,名为Betv1的蛋白是其中的主要过敏原。研究人员将桦树花粉代谢产物中的过敏原滤掉,仅剩下小分子非过敏原物质,然后利用过敏原和小分子物质的不同组合对受试者展开皮肤点刺试验和鼻内激发试验。结果显示,无论是皮肤点刺试验和鼻内激发试验,与只使用过敏原的情况相比,同时使用过敏原和小分子物质时产生的过敏反应明显更强。研究还发现,桦树花粉中的小分子物质并不只是桦树花粉中过敏原的“帮凶”,如果将这些小分子物质配合杂草花粉中的过敏原开展鼻内激发试验,杂草花粉过敏者也会出现比单用过敏原时更严重的过敏反应。
发布时间: 2016 - 05 - 13
浏览次数:220
地址:北京海淀区西二旗西路热力公司院内泰禾文化园二层
电话:010-62926988
 
邮编:330520
Copyright ©2005 - 2013 北京逸优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友情链接: